“共有產權房”,即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購房時,可按個人與政府的出資比例,共同擁有房屋產權。房屋產權可由政府和市民平分,市民可向政府“贖回”產權。共有產權房自2007年起在江蘇省淮安市進行試點,該模式已在江蘇省其他地區(qū)獲得了推廣。2012年1月,上海降低共有產權房的準入門檻,月收入達5000元的也可以申請。
? 什么是共有產權房
共有產權房自2007年起在江蘇省淮安市進行試點,之后在貴州、上海等地都有推廣。它的主要目的是讓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購房時,可通過和政府共同擁有房屋產權的方式,減少買房成本,市民以后可向政府“贖回”產權。
共有產權房特征
共有產權房與經適房的區(qū)別是,其用地由劃撥改為出讓,將出讓土地與劃撥土地之間的價差和政府給予經濟適用房的優(yōu)惠政策,顯化為政府出資,形成政府產權。共有產權房將傳統(tǒng)劃撥土地經適房的有限產權量化為明確的產權比例,從根本上解決了界限不明確等諸多問題,讓保障性住房的產權有了準確的法律定位,也讓過去經適房退出與市場接軌的問題變得簡單明了。
共有產權房執(zhí)行政府指導價,購房人的出資與房價總額的差價為政府出資,并按出資比例形成共有產權。共有產權住房上市或退出時,只要購買政府的產權部分或按比例與政府分成即可,并實施5年內原價購買,5至8年加同期貸款利息,8年后則按市場評估價購買或按比例分成轉讓收益。
共有產權房優(yōu)勢
降低房價
共有產權房分散安排在市區(qū)商品住宅開發(fā)項目中,由政府統(tǒng)一回購、供應。分散建設的總量為當年住宅總量的5%~10%。集中建設的共有產權房項目則采取限房價、競地價的方式公開出讓,一般安排在拆遷成本較低的地段,以降低房價。
避免投機行為
政府可通過“合股買房”擁有部分房屋產權,來遏制富人買房、投機者炒房、轉租等行為,強化政府監(jiān)管。以出讓土地方式建設的共有產權房,其購買人即使弄虛作假成功,其得到的也只是使用價值,由于產權明晰,如果私下倒賣,買賣雙方都侵占了共有產權人即利益,追討其非法牟利于法有據(jù)。
一是因為共有產權房模式可以通過出口反制入口,申購人的尋租動力大大減弱,行賄購房得不償失;二是將改變過去供不應求的狀況,實現(xiàn)“房等人”,共有產權房不再像傳統(tǒng)經濟適用房那樣,因為是稀缺資源而產生尋租空間;三是共有產權房質量和價格與同類商品房直接可比,因此建設和供應就有了直接的參照和約束,特別是變“補磚頭”為“補人頭”,直接補助老百姓購買商品房,政府甚至可以從建設和供應環(huán)節(jié)完全退出,因此也就完全沒有這方面的尋租空間。
共有產權房問題
首先,政府與保障對象之間的出資比例不好確定。政府究竟是以土地、稅收優(yōu)惠作為投入還是另外投入真金白銀,政府與保障對象之間的產權比例由誰來確定、終確定的產權比例是否公平合理,都難定標準。因此,根據(jù)土地使用和建筑及安裝費用確定產權比例,好說不好做。
其次,政府對“共有產權房”的監(jiān)管成本并不低。由于政府的這部分產權屬于公共產權,政府就要履行產權人的監(jiān)督職責,因此,“共有產權房”的規(guī)劃、建設、分配、后續(xù)管理等方面,政府投入的監(jiān)管成本必然比現(xiàn)在要多。
再者,政府的投資收益如何使用同樣值得商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