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頭翁是毛茛科植物,是多年生草本植物,它除了叫白頭翁之外,也可叫奈何草、粉乳草、白頭草、老姑草、菊菊苗、老翁花、老冠花、貓爪子花等等。性喜涼爽氣候,耐寒,要求向陽、排水良好的砂質(zhì)壤土。那您知道白頭翁的功效與作用都有哪些么?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下面的生活小常識介紹吧。
一、白頭翁知識介紹
宿根草本,根圓錐形,有縱紋,全株密被白色長柔毛,株高10--40厘米,通常20--30厘米。基生葉4--5片,三全裂,有時為三出復葉?;▎味漤斏瑥郊s3--4厘米,萼片花瓣狀,6片排成2輪,藍紫色,外被白色柔毛;雄蕊多數(shù),鮮黃色;花期3--5月。瘦果,密集成頭狀,花柱宿存,銀絲狀,形似白頭老翁,故得名白頭翁或老公花。白頭翁在園林中可作自然栽植,用于布置花壇、道路兩旁,或點綴于林間空地?;ㄆ谠纾仓臧?,是理想的地被植物品種,果期羽毛狀花柱宿存,形如頭狀,極為別致。
白頭翁為毛茛科植物白頭翁、細葉白頭翁及蒙古白頭翁等的根。白頭翁多年生草本,種植品在第3至4年的春、秋季采根,一般以早春3至5月采挖的品質(zhì)較好。挖出根后,剪去地上部分,保留根頭部白色茸毛,洗去泥土,曬干。原產(chǎn)中國,華北、江蘇、東北等地均有分布。多野生,亦可作花卉或藥用植物栽培。
白頭翁要呈類圓柱形或圓錐形,長6至20厘米,直徑0.5至2厘米。表面黃棕色呀棕褐色,具縱皺紋或縱溝,外皮易脫落而露出黃色木部,并常朽蝕成凹洞,可見網(wǎng)狀裂紋或裂隙。根頭部稍膨大,頂端殘留鞘葉柄殘基,密生白色絨毛,質(zhì)硬脆。折斷面較平坦,黃白色,氣微味苦澀。以條粗長,質(zhì)堅實者為佳。白頭翁根據(jù)炮制方法的不同分為白頭翁、白頭翁炭,炮制后貯干燥容器內(nèi),置通風干燥處。
二、白頭翁湯藥理作用
白頭翁湯主要有抗菌,抗阿米巴原蟲,抗炎,增強免疫功能等作用。
1、抗菌:白頭翁湯對志賀氏、施氏、福氏、宋內(nèi)氏等痢疾桿菌有明顯的抑制作用。其中對志賀氏菌、施氏菌有較強的抑菌作用,對福氏菌、宋內(nèi)氏菌作用較弱。對金黃色葡萄球菌、表皮葡萄球菌及卡他球菌也有較強的抑菌作用。對羊毛狀小孢子菌、紅色毛蘚菌等皮膚真菌也有明顯的抑制作用。白頭翁湯對痢疾桿菌的抑制作用,以黃連、秦皮作用強,黃柏次之,白頭翁弱。
2、抗阿米巴原蟲:白頭翁湯具有抗阿米巴原蟲的作用,煎劑及其所含皂甙作用更為明顯,濃度較高時可完全抑制其生長。
3、抗炎:白頭翁湯對大鼠多種實驗性腳爪浮腫及肉芽腫有消炎作用,局部用藥能減輕肉芽腫的發(fā)展,效果近似保泰松。
4、增強免疫功能:白頭翁湯能增強白細胞吞噬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能力,并能增強網(wǎng)狀內(nèi)皮系統(tǒng)的吞噬功能,對于細菌毒素還有明顯的解毒效應,這無疑可促進機體機能,增強抗病能力。
三、白頭翁的功效與作用
白頭翁為毛茛科植物,多年生草本,別名有奈何草、粉乳草、白頭草、老姑草、菊菊苗、老翁花、老冠花、貓爪子花等等,分布在中國的吉林、遼寧、河北、山東、河南、山西、陜西、黑龍江等省的山崗、荒坡及田野間。
白頭翁藥用價值高,從上述歷代本草專著看出多有記述。中醫(yī)認為,白頭翁有清熱解毒、涼血、明目、消贅的功效,有詩曰:“苦溫味性白頭翁,主入心經(jīng)與腎經(jīng),溫癥發(fā)狂為主治,并消積聚瘕和癥。癭瘤瘰疬皆能散,鼻衄金瘡亦可平。陰疝痊兮偏腫愈,禿瘡膻腥治亦能。腹痛骨病牙痛止,紅痢能將毒性清。腸垢搜刮堪竭凈,佐之以酒效尤靈。”
白頭翁味苦,性寒;歸胃、大腸經(jīng),具有清熱解毒,涼血止痢,燥濕殺蟲的功效,主治熱毒痢疾,鼻衄,血痔,帶下,陰癢,癰瘡,瘰疬。
白頭翁的作用與功效,從很早以就有著功勞的,在我們很多醫(yī)書里都有著明確的記載,記載里詳細的說明白頭翁暑伏足陽明經(jīng),伏手陽明經(jīng),下泄能解散,除熱寒血等諸多功能。那些有效的作用與功效,都是有著很豐富的臨床經(jīng)驗得來的,是經(jīng)過生藥學研究鑒定的。
注意,以上就是我為您介紹的白頭翁的功效與作用了,希望以上的介紹可以給您些小參考。白頭翁雖然對急性,慢性阿米巴痢疾者都有良好效果,但如下痢已久,元氣已衰,脾胃欠佳者不要用白頭翁,必需用時也要在白頭翁湯基礎上,再加黨參、白術(shù)。
聲明:以上文章或轉(zhuǎn)稿中文字或圖片涉及版權(quán)等問題,請作者在及時聯(lián)系本站,我們會盡快和您對接處理。